English

老子的稿费

1998-10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陆昕 我有话说

老子若是活到今天,肯定向出版社要求付版税,而绝不要稿酬。一部《道德经》,统共才有五千个字,拿稿酬还达不到它的成本价,岂不太吃亏了。即便如此,他拿的钱也终归有限。

可反过来说,一部《道德经》又“养活”了多少人。两千多年间,靠它吃饭、出名或混世的,无论是射利之徒还是名人学者,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何止千百。老子若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,我不知道,我知道的是我的感想。

现今文人们作书的质量能不能追上《道德经》不好说,可在数量上足以叫老子汗颜乃至落泪。出名的文人,动辄数十部著作,一两千万字平常,四五百万字稀松,一百来万就有点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若只有几十万字,那简直羞于启齿了。而老子,五百字一张的稿纸,拢共才码出十张,真正无能。

要声明的是,我无意说出的书多就一定不好。出书又多又好者,也是大有人在。我担心的只是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越来越凌厉的浮躁之气,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,即贪大求多,一个人出书的字数越多,书的块头儿越大,似乎这个人的分量也越重。过去奉承某人称为著作等身,现在似应改为著作等重,人随着书的吨数而庞然,不知哪一天要轰然倒地。

由此联想到,在生活中,国人也往往过分重视生活物品的数量而忽略生活本身的质量。其实,物质的数量是为了充实生活的质量,并非越多越好。同样,琳琅满目的著作,可以带来钱财,却未必受人崇拜,凭一首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而天下闻名的张继,就是从质量上抗住了流年的淘汰。

然而,即使有了共识,在今天想改变这个状况还是很难的。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评职称。一到这个关口,每位参评者必要列出成果若干,内含专著多少多少本,论文多少多少篇,最好有长长的成果一览表,一眼望不到边。如此或许才有希望产生从量到质的飞跃,即评上了某某级别的职称,由这一质的变化,又演变为另一轮量的增加,即房子从一间、两间而三间、四间,厨房厕所由一样一个而变为两个小厕所一个大厨房……,所以,也许很多人都信奉“一本书主义”,可现实的环境不允许它生存,而我们又离不开身处的环境。

既然如此,我的想法是,只要不是粗制滥造,误人子弟,字数多就多去。只是媒介上不要炒作加误导,使广大读者误认为知名度会随着字数的攀升而攀升。同时,除去少部分名实相符的学者作家,对大多数笔耕的文人来说,当听到别人或媒介上夸自己是“多产作家”、“著作甚丰”、“著述等身”时,心里要明白并非如此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